640 (5)

生命被音乐照亮

2023年夏日,瑞士韦尔比耶街头,阳光钻过叶间的缝隙,光影在路面上漂浮跃动。远处传来阵阵轻盈的脚步声和笑声,仔细听,能辨别出他们说的是中文。待声音更近一些,你会发现他们背着或拎着大大小小的箱子、盒子——里面装着各自的乐器。这些乐手即将前往韦尔比耶音乐节,献上中国乐团在这个世界顶尖舞台的首演。

如果你喜欢闭目欣赏音乐,在完美的演奏结束后,难免会感到惊讶。谢幕的乐手们露出青春洋溢的笑脸:他们只是一群孩子。对于广州青年交响乐团的孩子们来说,乐团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他们幸运地享受着最好的资源,也向世界展示出他们的声音。

好的音乐教育,究竟能给人带来什么?广青交给出的回答是:开阔自由的眼界、合作共享的格局和永不熄灭的热爱。

广州青年交响乐团——非职业,却参照职业乐团的建制和管理体系进行专业化管理。这也让它成为了中国首个拥有音乐季的非职业青年乐团;每年都会安排10至15场音乐会,自2011年成立以来,广青交已在国内外举办了上百场演出。

想进入这样优秀的乐团,并非易事。广州交响乐团副团长、广青交团长陈智敏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最常在国内外观众面前出现的这支青年交响乐团,目前在纳新时基本以补位为主,每年有二三十个名额,报考人数却能达到200左右。与之相对应的,第一期少年基础班招生时,前来报名的接近3000人,最终只录取了不到150人。

如今在北京一所财经类高校读书的周峤,当年来到广青交时,还没有少年基础班这个梯队。2016年,他先是加入了少年交响乐团——青交的后备军。由于每年都有孩子因升学等原因退团,青交的人员流动性很强。因此,为保证乐团的稳定高质量发展,团里在2014年12月成立了少交,招收10至13岁的学生作为青交的储备力量。考入少交的孩子都有一定的乐器演奏基础,但由于社会面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许多来报考的孩子的潜力都没有被充分挖掘。于是,2019年3月,广青交又增设了少年基础班,面向六至九岁零基础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专业规范的演奏训练。

但进入了少年基础班或少交,并不意味着孩子就能顺利地在三级人才梯队中跃升,安逸地呆在这人人向往的天地。周峤说,自己在备考青交时颇下了一番苦功;而身边也有伙伴因没有通过考核而止步甚至退出少交。同样的,并不是所有的青交成员都能参加每一次巡演:由于名额有限,经验不足、水平有待提高的孩子只能等待以后的机会。

这样的机制,让团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格外努力。但周峤从来都不把练琴视为头顶上的大山,于他而言,练琴反而是学习之余一种可贵的放松。“繁重的学业有时甚至让我感到崩溃,而音乐就是缓解压力最好的方式。如果把练琴的时间都投入学习,我不敢说自己能考入更好的大学,但我能肯定的是,自己的状态肯定没有现在好。”

很少有什么能让周峤放下小提琴。在广青交的几年里,他一场演出都没有错过。中考的前一个月,他还在参加乐团的集训和演出;高二的暑假,周峤本来都已打算离团专心备战高考,但当时乐团国内巡演需要人手,他二话不说又留了下来。“谁说高中的最后一个暑假就一定要学习呢?”对孩子们来说,青交有如一个被学习成绩与生活琐事赦免的角落。在这里,他们驶离普世评价体系的轨道,来到音乐的广阔天地。

由广州交响乐团的各声部首席和资深音乐家教学,在广交大楼的专属场地训练,有机会与顶尖的音乐大师合作互动,能够前往国内外各地巡演……参加这样的音乐教育,需要花多少钱?

广青交给出的答案是:免费。

自成立之初,广青交就将自己定位为公益性质的乐团。从2012年与广州市教育局合作共建,提升至2020年的省市共建,广青交得到广州市政府的拨款与支持,致力于为每一位成员提供免费、全方位的交响乐演奏技术训练。

他们面向全广州市所有中小学生敞开大门,欢迎大家报考。“现在少年基础班、少交和青交,将近有500个孩子,他们来自全市八个区140多所小学和48所中学。”陈智敏说。

和许多团员一样,周峤报考少交时也只是一名普通的五年级小学生。“当时老师推荐我去试一试,我就报了名。”他的老师是广州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员,“待人很亲切,但很少夸人,给学生演奏最高的评价就是‘还行’”。但周峤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如果老师一味地夸你拉得很好,你反而得不到进步。”在琴课中,他觉得每分每秒都格外重要;老师不仅教他演奏的技艺,还给他讲了许多音乐史、音乐家的故事。

除了广州交响乐团的演奏家,广青交有时还会邀请海内外的职业音乐家给孩子们上大师课。“外籍音乐家上课时,乐团还专门请了翻译,排练时既新鲜有趣,又让我们很有收获。”

由顶尖的老师带领聪颖勤奋的孩子,这支乐团已经准备好向世界展示青春的活力。在粤港澳初试身手后,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地方。2015年,他们主动向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的艺术总监提交了录音,并顺利地拿到了入场券。而与广青交同台演出的,都是各国国家级的、旨在为职业乐团输送人才的青年乐团。“演出结束之后,我们才告诉主办方,广青交的孩子都来自普通中小学。他们表示很不可思议,并盛赞我们的演奏。自此,我们在国内外打响了知名度。”陈智敏自豪地说。

渐渐的,广青交从自荐参演的那一个,变成了被邀请出演的那一个。虽然是青年交响乐团,但他们的演出却是按照职业乐团的标准来运作的。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的主办方邀请他们在开幕式文艺晚会中献上压轴演出,获得国内外嘉宾的一致赞赏。随着实力的增强和名气的提升,广青交与更多大师合作。

让周峤印象最深刻的是大提琴家马友友。2020年,广青交与马友友在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上共同演绎了三首巴赫的作品。“当时我是第二小提琴的副首席,还有幸和马友友握了手。那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周峤回忆道,“他是一个特别温和善良的人,尽管中文说得不是很好,但他还是在排练时尽全力向我们阐释音乐的内涵,如何在音乐性上做得更好。”除了青交,少交和少年基础班的孩子也同样与马友友一起演出并进行了互动。

能争取到最好的演出机会,离不开广青交日常的高标准、严要求。“我们从不给孩子们设限,也不满足于只排练一些小曲目。为了提升广青交的水平,我们甚至会选择法雅《三角帽》、拉威尔《达夫尼斯与克洛埃》这样常由高水平职业乐团演奏的作品。”陈智敏介绍,“一些青少交乐团可能每年只专注于训练一两首曲子,但我们的训练量能达到每团每年十几首。有合理的规划和充分的训练磨合,孩子们就能得到最好的提高。”

面对“何时加入少交”这个问题,周峤很快给出了答案:“2016年6月25日。”干脆利落、不假思索,精确得有些出人意料。“太难忘了,因为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五年的时光,见证了这个男孩的成长。“刚进少交的时候,我坐在第一小提琴的末尾,后来座位一点一点往前移。13岁时我升入了青交,成为了第二小提琴的一员,最后坐到了副首席的位置。”他见过法国里昂、捷克布拉格、意大利里瓦、日本东京的夏日,也在国内巡演中领略了祖国各地的风光。“每一次出发前我都好激动,巡演结束之后我还不过瘾: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啊!”

孩子们为音乐而上路,路上却不只有音乐。每一次去外地演出,在日程允许的情况下,广青交都会组织成员们去文化地标游览;用餐也不统一安排,而是由每位老师带着六七个孩子,自主探索当地的美食。“今年7月在西班牙巡演的时候,我还看见团里的孩子在街头和西班牙的小朋友一起踢足球。”陈智敏记得很清楚,“他们很容易融入新的环境。去了解每座城市的人文风俗,也是让孩子长大的一个历程。”

小小年纪远渡重洋,广青交却不允许家长陪同。“家长最多是以粉丝团的身份来音乐会捧场,每次也只有十几位。我们的孩子都由导师来管理。”除了老师的照顾,团里的成员也会互帮互助。“这次去西班牙和瑞士演出,年龄最小的孩子还在读小学五年级,大的开学就要高三了。他们以老带新,相处得都很融洽。”

周峤至今还能回想起刚加入青交时的状态:“我特别紧张,坐我旁边的是一个很有经验的人,我怕拉得不好被他嫌弃。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反而还在我需要的时候,耐心地教我怎么拉得更好。后来当我坐到比较靠前的位置时,我也会给新成员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或许能够解释广青交为何如此团结而优秀。“今年与我们再度合作时,王健老师评价道:‘广青交之所以水平那么高,是因为大家的气息是融合在一起的。’虽然单独选一个孩子出来演奏,他可能没那么优秀,但广青交从来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当音乐教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人都想成为舞台的焦点;广青交教会孩子们的是如何与身边的伙伴合作,一起创造出好音乐。周峤说,在广青交的时光给他埋下了一颗集体主义的种子。“老师会反复强调在乐队拉曲子和独奏有何区别。自己拉琴的时候固然可以自由发挥,但在乐团里就不能那么张扬,而更要注意听周围人的声音。”

有精湛的演奏技艺、丰富的演出经历,接受过全面的音乐训练,对于广青交的孩子们来说,进入音乐学院深造仿佛是一种不二之选。但陈智敏说,真正走上音乐道路的人只有10%至15%。“广青交面向普通中小学招生,而大部分孩子也都在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音乐之外的专业,金融、法律、医学、文学……各行各业都有。我们更希望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音乐将成为他们一生的爱好和陪伴。另外,现在有不少学校和少年宫都在仿照广青交的模式建设自己的乐团,我们的孩子正在把音乐带给周围更多的人。”

周峤就是他们中的一员。现在,他在大学的交响乐团里也担任着首席。平日里,他会带领爱好音乐的同学一起排练;几个月前的学校乐团音乐会上,大家还演奏了周峤编曲的弦乐重奏。

他并没有因为在校乐团认识了新伙伴而忘记广青交的老朋友。“我们经常保持联系,回广州后还会一起聚餐。”周峤会关注他们的朋友圈,然而最让他难忘的,还是他们在离团时发布的动态:“有些人写的文案太深情了,连我看了都想哭。”

那是2018年欧洲巡演的最后一站——意大利里瓦的加尔达湖(户外)音乐节。在演奏法雅的《三角帽》组曲时,大雨突然从天而降,露天的演出被迫终止。对于巡演结束后即将离团的成员来说,一切未免结束得太过仓促。

有位乐手用这样一段话与广青交作别:“昨天的音乐会开始之前,我设想过无数种告别舞台、告别这七年岁月的方式,却总没有找到答案。意大利夜晚的一场暴雨,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给一切画上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句号。但当我在雨中缓缓走回后台时,却有一种解脱的感觉:这就是我想要的结局。离开了青交,就意味着要和过去的自己告别,迎接新的未知和挑战了。我准备好了吗?我心里并没有答案,但知道终归要踏出这一步。而且我也相信,古典音乐永远会在最黑暗的时刻,成为照亮前方的一束光。”

一场大雨,或许会打断演奏,却永远不会浇灭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广青交播下的种子经过滋养,会在每个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由他们带给身边更多的人,在每一个走过的地方重新开花。
报道来源:
国家大剧院杂志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ucFkWFs46a0vFCYkc6iOog
2023.10.17